2025 年 7 月,喜马拉雅正式推出全新音频智能创作平台 “音剪 AI”,通过 “云端协作”“多元 AI 音色” 等功能,为有声内容创作者打造更智能高效的创作体验。
“音剪 AI” 的核心亮点在于两大功能。在协作效率方面,新增的 “云端协作” 功能打破时空限制,让分散各地的创作者可实时参与同一部有声书制作,从脚本分工到音频合成实现全程同步,大幅提升团队创作效率。在内容表现力上,平台新增 33 种 AI 旁白音色与 19 种 AI 对白音色,涵盖男女老少各类声线,适配悬疑、仙侠、都市等多元题材。经过百万小时级模型训练,这些音色的演绎力和稳定性较旧版显著提升,能带来更强的代入感。优质的 AI 旁白音色能够有效分担有声书演绎主播的配音压力,让主播们能够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对真人角色音的打磨中,从而为听友们带来更加‘悦耳’的听书体验。
目前,该平台对喜马拉雅签约主播免费开放,可通过喜马拉雅 A + 有声出版平台跳转使用。
事实上,“音剪 AI” 的推出是喜马拉雅 AI 技术赋能创作的延续。早在 2023 年,平台就已建立包含 535 种合成声音的音色库,AI 技术贯穿有声读物预录制、录制、后期全流程。数据显示,相比于人工创作过程的时间,AI的创作时间提效超过50倍;而由AI制作人有限参与的AI精制作,相比于人工创作提效超过3倍。 2024 年 9 月,平台研发的 “珠峰 AI 音频多模态大模型” 通过国家备案,成为全国*通过网信办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的音频生成类大模型,在内容创作、数智分身、语音交互等场景应用,并已实现商业化。
从 “云剪辑” 到 “音剪” 再到 “音剪 AI”,平台的工具迭代始终围绕创作者需求展开:智能识别音频问题并一键剪辑、配乐和包装、智能拆解图书章节与精准识别角色、文本转语音等功能,从技术层面简化创作流程,让创作者更专注于内容本身。
未来,喜马拉雅有望持续优化创作工具链,让声音创作变得更高效、更具表现力,为用户带来更丰富的有声内容体验,推动整个音频行业向智能化、专业化方向发展。
(免责声明: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请读者仅做参考,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。)
GPTBots.ai 将集成 Google DeepMind Genie 3
让千年风物触手可及!去哪儿旅行上线国宝级风物图鉴,助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
旧改浪潮下的墙面修复革命:美阁乐“补墙快”成行业首创爆品,装饰公司与业主双向受益Kaiyun平台 官方入口Kaiyun平台 官方入口